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员突击队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1日 浏览:

细心、耐心、暖心的“特种兵”
       “婆婆,别害怕,我先帮你把口罩戴好哈……”
       “婆婆,不怕,不怕……”
       “婆婆最听话、最乖了,不动哈……我轻轻给你测一下体温……”一边说一边对婆婆竖起大拇指。
       这是2月25日发热门诊党员突击队队长贺光春在为一精神障碍患者测生命体征。75岁的婆婆患精神障碍疾病20年了,受精神症状的影响极其不配合。有人一接近她,婆婆便立即拉下口罩“噗呲”“噗呲”地向贺光春吹气、吐口水,还不停地挥着拳头。婆婆有幻听、幻觉,看见体温表便大喊:“虫来了,咬死它、咬死它……”队长一边耐心解释,一边轻轻把体温计放进她腋窝。为了保证安全,防止婆婆把体温计拿到嘴里咬,队长一直握着婆婆手臂,不停地安抚她烦躁的情绪。尽管口罩、隔离衣上沾满了婆婆的口水,仍然坚持准确无误地为婆婆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
       危险面前不退缩,细心、耐心做好本职工作
       3月5日晚,党员突击队接诊了一位年轻精神障碍患者,情绪非常激动,完全不配合,也不戴口罩,凶狠地扑向队长贺光春,在几个保安的协助下才把他拉住。足足安抚了半小时,患者稍平静了,贺光春才开始询问流行病学史,测生命体征。为了确保筛查工作的顺利,取得患者配合,突击队的两位护士和医生一边鼓励、表扬他,一边麻利地抽血、采集咽拭子,经过2小时的努力终于圆满完成了所有筛查项目。当时时间已是晚上9点,贺光春整整上了13个小时的班,才摘下护目镜、脱下隔离衣,虽然看起来她显得格外疲惫,但她却说:“这是我的职责,应该做的。”
       由于市四医院服务的对象是精神障碍患者,受精神疾病的影响,大部分患者不能正确回答。特别是“三无”的精神病人,一会儿说有咳嗽、咽痛,一会儿又说不痛;一会儿说拉肚子,一会儿又说没有;一会儿说去过外地、菜市,马上又强调没去。为了准确筛查,突击队员会对每一个精神患者都会反复询问,甚至测量好几次体温、血压。尽管如此,党员突击队的同志从无怨言,时刻尽职尽责。
视病人如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病人
       突击队的同志见病人从很远的地方来就诊,听说他们没吃早餐,立即为他们送来牛奶、蛋糕,甚至在接诊“三无”病人时,还会垫钱出资帮助患者挂号。2月11日,一位女精神障碍患者检查结果出来后,需要立即隔离。得知她没带洗漱用品,突击队立即为她准备;听说她正处于生理期了,又马上给她送来了卫生巾;病人渴了,立即送热水;病人累了、哭了,非常贴心的安慰。她们对待病人就像对待亲人一般,耐心、贴心和暖心。
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机会,“舍小家顾大家”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服务好精神病患者这个特殊群体,她们面对工作难度大、情况复杂等诸多困难,退缩;面对感染风险大的危险,没有畏惧。特别是党员突击队队长贺光春——她是突击队年龄最大的,却和20多岁的年轻人一样朝气蓬勃,风风火火,天天坚守岗位,经常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8点;为省下一套防护服,有时长达10小时不吃饭、不喝水、不去厕所。即使在2月9日女儿20岁生日和2月13日自己生日那天,她都坚守工作岗位,只能给女儿留下一句“对不起”。
不忘初心,牢记白衣天使职责
       党员突击队负责的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是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是阻止新冠肺炎病毒输入的第一道关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在接受任务时,每位党员突击队员都郑重承诺:“我们一定站好这个重要岗位,尽职尽责,决不敷衍马虎,决不松懈,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守护好我们的医院,直到彻底胜利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即使她们穿着丝毫不透的防护服,带着护目镜,每天12小时的忙碌;即使每天都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每一个防控细节和步骤,声音嘶哑了,腿脚也肿了,她们始终以党员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以医者的初心和使命,以护士的细心和耐心,坚定地承担并执行着自己的工作职责,忙碌的她们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安危,却从未忘记对患者的关爱。
        就是这支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过硬的使命担当,超强的意志,优良的作风,吃苦耐劳的无私奉献精神,为精神障碍患者筑起了一道坚实而温情的疫情防控防线。她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令人敬佩,细心、耐心的故事让人感动,她们是勇士,是抗击疫情一线最暖心的“特种兵”,是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