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技术不咋滴,但瘾头还不小,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最近正蹿红的网络热词“人菜瘾大”,形容的就是这种人。
“我今年考研三战失败了,还要继续再战吗?”
“儿子想参加某网游的青训营,刚满16岁不想读书了,他发的图片我也看不懂,该不该支持他?”
“KTV里遇见唱歌好难听,却是个麦霸的人是种什么体验?”

这样的人,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吗?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人菜瘾大”这种行为,看似很不好理解——
明明对某件事并不擅长,却坚持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做,获得与付出明显不成正比,甚至可能招致别人的嘲笑……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人菜瘾大”这类现象,用心理医生的话来说类似于“偏执”,背后可能有着深层的心理原因。
小康妹儿今天就请到了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的专业心理治疗师「骆倩」,给大家讲讲“人菜瘾大”背后的原因。

一、“偏执”不一定有害
但“强迫性重复”要警惕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有‘偏执’于某些特定目标或事物上的时候,与病理性偏执不同,这种执着不一定是坏事。”
骆倩举例说,比如有人考研、考四六级屡败屡战,但还是不愿意放弃,希望终究有一天能达到目标。“这种‘人菜瘾大’是为了在练习中积累经验,为了有朝一日能不再‘菜’,这种偏执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