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8.19”中国医师节| 医师风采之守望健康名医——赵果城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5日 浏览:

       2022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节日主题是“‘医’心向党、踔厉奋进”。
       大医精诚,仁心仁术。无论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还是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他们与党同心、与党同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投身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伟大实践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谱写了护佑人民健康的新篇章。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医生,聆听她(他)们的医者故事。
 
守望健康名医——赵果城
 
赵果城,2000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系专业,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20余年。主要从事CT、MRI、普放诊断及介入,能熟练掌握神经、脊柱、胸部、腹部常见病及疑难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擅长对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他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坚持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工作期间从没发生过医疗责任事故、纠纷及违法违纪行为。规范科室管理及认真落实十八大核心制度,积极与临床沟通,为临床诊疗提供强有力支持和保障。
他2016年作为人才引进市四医院
将医院放射科从以前7人扩大到目前近20人规模。
作为项目负责人和第一主研人
主持并开展了成都市卫健委科研课题
“多模态MRI影像技术评价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心肌损伤的应用研究”,
通过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及生存分析,
实现对服用精神药物患者心肌损伤心肌纤维化的量化分析,
实现对其疾病的早期诊断、
危险分层及远期临床预后评估,
以期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降低药物损伤病死率。
 
先后以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论著三篇,
其中一篇为北大核心。
撰写的论文
在202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年会
作为重要研究发现进行会上发言交流。
他热爱运动,
作为医院慢跑团团长,
带领医院同志积极运动、强身健体。
他坚信,
只有拥有好的身体,
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003年,他主动请缨参与非典型肺炎一线救治工作。
2005年,抗击“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中”,被评为先进个人。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期间,被评为先进个人。
2009年5月,中国首例“甲型流感肺炎-H1N1”患者发生在成都,
作为当时不明原因的传染病,
他一直战斗在前线,
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作为放射科的负责人,
第一时间制定了针对发热门诊影像学检查的流程、规范、防护及消毒,
为顺利开展新冠肺炎筛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疫情初期,他自愿放弃春节休假,
每日指导技师做好检查规范、防护和终末消毒,
做到随时有需要,随时到岗工作。
作为医院新型冠状病毒专家组的成员,
不分昼夜对我院的每一例发热病人进行会诊,
并认真写下会诊记录,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影像学资料。

他说:“能够成为医生是我从小的梦想,很幸运我的理想实现了,成为医生也代表着一生的责任,
我要继续在医学道路上钻研,不辜负患者的期望。”

向所有医务工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