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我爱我|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那么你知道怎样爱自己吗?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5日 浏览: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奥斯卡·王尔德
你怎么爱自己就是在叫别人怎么爱你——Rupi Kaur(女诗人)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为“我爱我”,这个节日旨在呼吁大家“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其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爱是亘古至今的话题,无数人为了它魂牵梦绕、辗转反侧,拼尽全力寻觅恰好的关系安放心中的那个“我爱你”。“找到一个人去爱”并不是直接可行的爱的路径,在爱别人之前,也许你应该学会先爱自己。
今天,市四医院心理治疗师唐可告诉你一些关于“爱自己”的秘密。
 
爱自己是天然的需要
也是心灵发展的第一任务
心理学家Kohut基于人正常的自恋需要而创立了自体心理学,诠释了人类心灵发展中对找到自我,以及让自己被爱的天然需要。正如“我爱你”这三个字排列顺序,第一个先要有“我”——我是谁,我想要什么,然后知道“爱”——什么是“爱”以及如何“爱”,最后才能找到我爱你的“你”。这三个字说出口之前,这份爱已经在我们心里存在了,可能早已在好好爱自己和照顾自己的经验上践行了无数次。
 
未被照顾好的自己
让爱变成一种工具
人类已经将“爱自己”写进骨子里,哪怕在极端式自我牺牲的爱中,爱自己的需求也隐秘地存在于心灵之中。
如果没能够爱自己或者没能照顾好自己,那么当我们付出爱时,会将“被爱的愿望”以不自知的方式融合于付出,于是,爱他人变成满足自己期望的工具,爱被混淆成为了交换。
终有一日,也许爱人者会委屈和失望地控诉:“我对你这么好了,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也许伴侣会发出控诉:“你根本不爱我,你只爱你期望中的那个人,那根本不是我。”
 
缺爱的自己并不懂得爱
却想要寻觅爱
如果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正吃过番茄,那么看再多番茄的影片和文字描述,都没有办法真实地懂得番茄的滋味。
没有体验过“被爱”的自己,所追寻的爱是一种想象,是我们从书籍、电影中获取的“加工体验”,完全不同于真实的爱与被爱。正如心理学家比昂所言,真正的心灵成长需要“从体验中学习”。去爱自己,或让自己被爱,在体验中学习,了解爱的真实含义。 
 
缺爱的自己
会阻碍我们爱上真实的TA
在咨询室中常会见到:自己成长过程中被忽略的父母往往会暗自发誓“一定要倾注全力为了孩子,不让孩子受自己以前的苦,一定要当一个好父母”。而父母“爱的誓言”却往往事与愿违,被过度保护的孩子出现了心灵成长的困境。
也许在我们没有照顾好自己前,也无法纯粹地爱他人。自己未被满足,未被照顾好的期望,会投射在你爱的人身上,挡住你看见真实的TA的视野——你爱的是你期望中的爱人,而非真实且独立于你之外的个体。
父母心中未被照顾好的自己,想要被疗愈的自己,挡住了眼前真实的孩子,而这种“爱的誓言”与“过度的干预和保护”也会让真实孩子失去被爱的机会,失去了可以大胆地尝试,自在探索的自我空间。
 
找到自己是爱自己的第一步
了解自己、找到自己,是爱自己的第一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然而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是一件非常困难,并且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勇气、耐心的事情。人的心灵非常复杂,工作中的你,伴侣关系中的你,孩子面前的你,父母面前的你,小时候的你,期许未来的你,当下的你等,这些不同部分的心灵状态也许相互冲突,也许并未被自我了解过,又或者说,被外界定义的我们,并不是过去拥有“初心”的我们。
如何更好地平衡和照顾不同角色的自己,对于了解自我十分重要。经常内省和自我反思有助于更好地觉知自我。
 
寻找“足够好”的镜子而不是“哈哈镜”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谈到:“婴儿从母亲的眼睛中看见自己”。寻找自己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周围人对自己的反馈,但我们也要对此加以甄别,并不是周围人所有的反馈都代表真实的自己,或许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并不是真实和客观的,或许另一个人施加精神PUA企图达到TA控制的意图。
记住,一个“足够好”的镜子才能让我们找到自己,而“哈哈镜”只能让我们离自己越来越远。或许真正的爱是“在爱人的眼里看见更好的自己”。
 
如何才能更好地照顾自己
1.自我身体照顾
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之间紧密联系着。当你照顾自己的身体时,你的心灵感觉也会更好。
身体照顾包括: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符合心意的美食,适当的睡眠,规律性的运动等。 
2.人际间的自我照顾
人需要与他者有链接,亲密的关系对心灵的幸福很重要。培养和保持亲密关系的最好方法是花时间和精力与他人建立关系。
人有维系人际关系的需要,但往往过度照顾他人,会让我们忽略自己内心的声音与感受。因此,要在“照顾他人”与“照顾自己”之间平衡,基于个体不同的需要,既给予自己独处时间,也留出部分时间与家人朋友相伴。
3.自我心理照顾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刷一晚上抖音、小红书或者打一晚上游戏后,自己会感受到空虚。
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外界声音信息通过各种网络媒介包裹着我们,如果心理过多地对这些刺激进行反应,身体和心灵的感受和情绪很有可能被忽略。
可以尝试与内在的自己对话,基于感受给自己空间照顾自己。抽出时间听音乐、看电影、读书,给自己适当的独处与放空时间,静下来体验大自然。当然也可以借助瑜伽、内观、冥想、正念、心理咨询等方法帮助自己照料心理。
 
医生简介
唐 可
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CPS) 注册心理师,成都市心理健康中心心理组组长,成都市应急救援队精神卫生心理援救分队副队长,四川援鄂心理医疗队队员,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志愿者宣传大使,四川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成都精神分析专业协会会员,四川省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心理援助与创伤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专委会委员。
擅长成年及儿童青少年心理情绪问题,累计临床个案心理治疗数700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