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 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治疗药物知多少?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0日 浏览:

10月10日是精神卫生日,今天,市四医院药剂部临床药师曾丝丝为您讲解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的用药区别和用药注意事项。
 
抑郁症主要用药类别及注意事项
抑郁症是一种不同寻常的低落状态,患者在至少2周的大部分时间内感到情绪低落。抗抑郁药物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1.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包括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和舍曲林等。一般是抑郁症患者的初始用药,往往效果良好、安全,且副作用较少。舍曲林常见副作用为腹泻。
2.SN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通常被称为“双重作用剂”,包括度洛西汀、米那普仑、文拉法辛等。其作用方式与SSRIs类似,还可用于治疗慢性疼痛综合征等。除度洛西汀外,SNRIs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
3.非典型抗抑郁药:包括安非他酮和米氮平。安非他酮不会造成体重增加,对缺乏精力者和吸烟者尤其有益,但可能引起情绪紧张。米氮平会增加食欲,造成体重增加。
4.5-羟色胺调节剂:包括曲唑酮、维拉佐酮和沃替西汀。曲唑酮可改善睡眠,适用于睡眠困难的患者。维拉佐酮较易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
5.TCAs(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包括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和马普替林等。其副作用较多,如便秘和嗜睡,还会扰乱心律并导致其他严重问题,对老年患者还会造成跌倒、意识模糊和记忆问题,因此较少使用。但TCAs对一些抑郁患者仍有帮助,尤其是用SSRIs、SNRIs或非典型抗抑郁药治疗无好转者。
6.MAOI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包括异卡波肼、吗氯贝胺、苯乙肼、司来吉兰和反苯环丙胺。MAOIs副作用较多,且使用时必须避免摄入某些食物和药物,所以使用不多,但对于合并其他问题或经其他药物治疗未见好转的抑郁患者仍有帮助。

药师提示:
1.多数抗抑郁药在开始用药后2周内显效,但通常需要至少4至6周(也可能长达12周)才能充分见效。
2.多数好转患者需继续用药至少6至9个月。重度抑郁或发作次数较多者可能需坚持用药≥1年。
3.若用药之初有轻度副作用,先坚持使用数周,身体适应后副作用往往会消退。若副作用未消退或带来烦扰,应及时就医以减轻副作用。
4.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时,抗抑郁药可能导致严重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要将详尽用药情况告知医生或药师。
5.停药需要在几周内缓慢减少剂量且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大多数抗抑郁药突然停用会引起身体不适。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用药类别和注意事项
双相情感障碍又叫双相障碍或躁郁症,是一种导致心境和行为发生极端改变的脑部疾病,特征为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以及重性抑郁发作交替发生。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主要起到维持心境稳定、保持精神状态平静的作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心境稳定剂:主要代表药物有锂盐及新型抗惊厥药物(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等)。其中,锂盐不良反应较多,如有不适,可用丙戊酸盐和喹硫平替代。丙戊酸盐控制急性躁狂发作的疗效与锂盐相当,对双向混合发作和快速循环型的疗效优于锂盐,具有耐受性好和不良反应少的优点,但其对肝脏损伤较为严重,还容易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
2.非典型抗精神疾病药物:比如,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阿塞那平、帕利哌酮等。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心境稳定剂联合使用。其中奥氮平较易发生体重增加、糖尿病及高血脂等不良反应。
3.典型抗精神疾病药物:比如,氟奋乃静、奋乃静、氯丙嗪等。这类药物可能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如扭转性痉挛、斜颈、眼球上翻以及手足震颤、运动过缓、发音困难等)、静坐不能(主要表现为躯体无法自控的活动,常来回踱步,伴有心情厌烦的感觉,无法保持安静)和迟发性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最常见者为口-舌-颊三联症,如吸吮、舐舌、转舌、鼓腮、噘嘴和歪颌等),常常作为三线用药。
药师提示:双相情感障碍容易反复发作,建议坚持全病程治疗。
 
作者简介
曾丝丝,主管药师,执业药师,中级心理治疗师,西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四川省西部精神医学精神药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从事药学工作16年,目前从事临床药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