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四医院在全面实施“科研赋能医疗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进程中,推动科研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在国合平台建设、成渝双城联动、学科/专科建设、学科人才孵化等方面再创新绩,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奠定坚实之基,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国际合作新篇章
(一)汇集全球顶尖医智融合学科资源,持续加大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力度
在2024年“一带一路”脑健康与脑器交互科技国际(千人)会议中,我院主办“蜀峰精神医学讲堂”之“脑疾病智能诊疗前沿”分论坛,20多位国内外脑科学与精神疾病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从“医-工”融合视角,以跨学科碰撞与思辨,为脑健康促进与脑疾病防治提供最新前沿思路。
我院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申报的中国—古巴神经技术与脑器交互“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喜获科技部批复,成为连接中国与古巴“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桥梁;通过该高能级开放创新合作平台托举,再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立项“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80万),将加速我院未来国际合作人才培养、脑智产业创新联盟组建的实践落地。
(二)医院与南伦敦和莫兹利国家医疗联合体签署谅解备忘录(MOU)
双方以此为契机,深化在国际青少年EPEC项目、人才培养、临床试验以及科研创新等多个领域合作,为我院及精神卫生行业医疗人才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二、唱好成渝“双城记”
(一)作为四川省主研单位与重庆师范大学单位共同发起并申报了“特殊儿童脑健康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旨在推动特殊儿童脑健康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科研合作,以期在特殊儿童脑疾病的早期筛查及干预治疗领域实现新突破。
(二)组织策划省级继教项目“成渝双城经济圈精神科科教骨干培训班”,实现两地医院管理精英与精神专科领域基层科教骨干们的深入交流,促进管理视野的拓展与思维的构建。
三、科研产能创新高
医院全年纵向科研项目申报共计120项、获批54项,立项比例达45%,立项金额699万元。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中医药”2个领域立项双“破冰”,进一步展现了精神医学汇集哲学社会学与自然科学深度交融的学科特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8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青年4项),立项金额达529万元。行政后勤科室立项新突破,共计4项市级课题成功获批,彰显了医院逐步迈向多个学科领域开拓发展的综合科研实力。
2024年全院发表SCI论文147篇。在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前5%的全球国际期刊上发表高质量论文数量高达15篇,影响因子高达179.9(含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sychiatry、Fungal Diversity、Alzheimer's & Dementia、Plant Communications等)。省市医学科技奖3项,首次实现成果转化金额10.9万元。
GCP立项数量及金额刷新历史高点。其中项目数量较2023年增幅91.67%,签署经济合同较2023年增幅116.67%,累计合同金额较2023年增幅72.43%,突破千万。通过横向课题引入临床药物的真实世界研究,共计签约3项,经费达42.6万。
四、专科建设新高度
我院精神病学在成都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阶段性评议中再次位列“第一”。医院还成功获批“成都市精神康复临床重点专科”及“成都市焦虑障碍专病中心”。
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我院在全国精神病学科排名中位列第11名、近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位列全国第11名;在神经病学榜单中位列第55名。在复旦《2024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医院在西南精神病专科位列第5名。
五、展望未来绘华章
市四医院将继续推动科研与医疗的融合与迁徙,促进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发展,实现植根临床医疗的技术及服务项目的创新研发及转化下沉,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健康服务。2025,四医人依旧心怀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