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小雪节气。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 11月22或 23日。"小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严寒凝野,朔风凛冽,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成形胜于化气。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 11月22或 23日。"小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严寒凝野,朔风凛冽,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成形胜于化气。

因此,冬季养生之道,应眼于个“藏”字。
今天,市四医院呼吸内科及中医科医师唐超炫为大家讲解小雪节气养生的起居、饮食等要点。
今天,市四医院呼吸内科及中医科医师唐超炫为大家讲解小雪节气养生的起居、饮食等要点。
精神调养
为了保证冬令阳气伏藏的正常生理不受干扰,首先要求精神安静。安静则可“无扰乎阳〞,养精蓄锐,有利来春的阳气萌生。
起居调养
小雪节气后的起居作息,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冬季低温容易导致寒气入侵,身体患病,要注意防寒护阳。尤其是关节部位,脂肪层薄弱,更容易受凉,出现关节疼痛。因此,防寒保暖也必须根据“无扰乎阳”的养藏原则,做到恰如其分。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则既耗阳气,又易感冒。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亦易于入侵。冬寒也常诱发痼疾,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以及痹证(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等,也多因触冒寒凉而诱发加重。同时,也要注意面部、四肢的保暖,防止冻伤。
节气灸|扶阳补气
小雪是比较适合“补”的季节,应以“补气养肾,扶阳祛寒”为主。而艾灸养生以其无痛温和的手法利用艾的药效及熏灼的火力,剌激经络腧穴,来助阳通气,调理身体平衡。小雪节气养生可以艾灸这些穴位:
大椎穴 为诸阳之会,有通阳解表、清热解毒、疏风散寒等功效。
至阳穴 有助于缓解腰背疼痛、胸肋胀痛、心慌、胸闷等症状。
肾俞穴 有补肾益精、温阳散寒、化气利水、壮腰止痛等功效。
心俞穴 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可防治心痛、惊悸、失眠等心与神志病变。
膻中穴 任脉之气在膻中穴吸暖胀散,灸之可调节人体全身的气机。
神阙穴 有补气血、温脾肾、培补元气等功效。
关元穴 可使腹内寒气消散,小肠吸收功能增加,既补气又补血。
涌泉穴 可开窍、泻热、降逆,治疗肺系病证、头痛、失眠等。
大椎穴 为诸阳之会,有通阳解表、清热解毒、疏风散寒等功效。
至阳穴 有助于缓解腰背疼痛、胸肋胀痛、心慌、胸闷等症状。
肾俞穴 有补肾益精、温阳散寒、化气利水、壮腰止痛等功效。
心俞穴 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可防治心痛、惊悸、失眠等心与神志病变。
膻中穴 任脉之气在膻中穴吸暖胀散,灸之可调节人体全身的气机。
神阙穴 有补气血、温脾肾、培补元气等功效。
关元穴 可使腹内寒气消散,小肠吸收功能增加,既补气又补血。
涌泉穴 可开窍、泻热、降逆,治疗肺系病证、头痛、失眠等。

运动调养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懒,多喝药一碗”。这句民谚,是以说明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冬日寒,仍要持之以恒进行自身锻炼,但要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需要注意的是,在冬天早晨,尤其有逆温现象的早晨,在室外进行锻炼不如室内锻炼。
平时还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及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
平时还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及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

饮食调养
小雪时节前后饮食对正常人来说,应当遵循“无扰乎阳”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为避免维生素缺乏,还应多食用新鲜蔬菜。
小雪乃初冬前奏,温阳补肾正当时。中医认为药食同源,可以进补温阳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生姜、当归、韭菜、桂圆等,但要注意这些食物大多为厚,腻滞,不易过量,免得伤及脾胃反而效果不佳,平时属阴虛火旺或湿热体质的人,则不宜补。
黑色补肾的食物最为当令,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黑枣等均能益肾。食物烹调可以多采用炖食,这样营养流失较少;多食用热粥有益健康,比如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减少食盐摄入,多吃些苦味食物。从五味与五脏关系窥之,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载“肾主冬······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提示了冬季阳气衰微,腠理闭塞,很少出汗,若减少食盐摄入量,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增加苦味可以坚肾养心。
小雪乃初冬前奏,温阳补肾正当时。中医认为药食同源,可以进补温阳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生姜、当归、韭菜、桂圆等,但要注意这些食物大多为厚,腻滞,不易过量,免得伤及脾胃反而效果不佳,平时属阴虛火旺或湿热体质的人,则不宜补。
黑色补肾的食物最为当令,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黑枣等均能益肾。食物烹调可以多采用炖食,这样营养流失较少;多食用热粥有益健康,比如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减少食盐摄入,多吃些苦味食物。从五味与五脏关系窥之,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载“肾主冬······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提示了冬季阳气衰微,腠理闭塞,很少出汗,若减少食盐摄入量,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增加苦味可以坚肾养心。

应注意的是,饮食调养,均需根据体质、年龄、性别等具体情况分别对待,有针对性方能奏效。
小雪之后进入抑郁多发的季节,应常食菠菜,牡蛎,橘子,黄豆和深绿色的蔬菜,因为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叶酸,可以帮助抵抗抑郁。
小雪之后进入抑郁多发的季节,应常食菠菜,牡蛎,橘子,黄豆和深绿色的蔬菜,因为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叶酸,可以帮助抵抗抑郁。
预防流感
冬季是流感、腮腺炎等疾病的好发季节,除了注意精神、饮食运动锻炼外,还可用中药预防,如大青叶、板蓝根等对流感有预防作用,亦可以在中医医师指导下服用中药养生膏方。
医生简介

唐超炫
呼吸内科/中医科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多发病、常见病,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呼吸内科/中医科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多发病、常见病,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